deep_learning_4.模型选择&欠拟合和过拟合

模型选择

在机器学习中,我们通常在评估几个候选模型后选择最终的模型。 这个过程叫做模型选择。 有时,需要进行比较的模型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(比如,决策树与线性模型)。

又有时,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的超参数设置下的同一类模型。

例如,训练多层感知机模型时,我们可能希望比较具有 不同数量的隐藏层、不同数量的隐藏单元以及不同的激活函数组合的模型。 为了确定候选模型中的最佳模型,我们通常会使用验证集。

验证集

原则上,在我们确定所有的超参数之前,我们不希望用到测试集。 如果我们在模型选择过程中使用测试数据,可能会有过拟合测试数据的风险

因此,我们决不能依靠测试数据进行模型选择。 然而,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训练数据来选择模型,因为我们无法估计训练数据的泛化误差。

虽然理想情况下我们只会使用测试数据一次, 以评估最好的模型或比较一些模型效果,但现实是测试数据很少在使用一次后被丢弃。 我们很少能有充足的数据来对每一轮实验采用全新测试集。

解决此问题的常见做法是将我们的数据分成三份, 除了训练和测试数据集之外,还增加一个验证数据集(validation dataset), 也叫验证集(validation set)。

但现实是验证数据和测试数据之间的边界模糊得令人担忧。

K 折交叉验证

当训练数据稀缺时,我们甚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数据来构成一个合适的验证集。 这个问题的一个流行的解决方案是采用K折交叉验证。 这里,原始训练数据被分成K个不重叠的子集。 然后执行K次模型训练和验证,每次在K−1个子集上进行训练, 并在剩余的一个子集(在该轮中没有用于训练的子集)上进行验证。 最后,通过对K次实验的结果取平均来估计训练和验证误差。

欠拟合和过拟合

当我们比较训练和验证误差时,我们要注意两种常见的情况。

首先,当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都很严重, 且它们之间仅有一点差距。 如果模型不能降低训练误差,这可能意味着模型过于简单(即表达能力不足), 无法捕获试图学习的模式。 此外,由于我们的训练和验证误差之间的泛化误差很小, 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用一个更复杂的模型降低训练误差。 这种现象被称为欠拟合(underfitting)。

另一方面,当我们的训练误差明显低于验证误差时要小心, 这表明严重的过拟合(overfitting)。 注意,过拟合并不总是一件坏事。 特别是在深度学习领域,众所周知, 最好的预测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往往比在保留(验证)数据上好得多。 最终,我们通常更关心验证误差,而不是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之间的差距。

对于模型的欠拟合和过拟合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:第一,模型复杂度,第二,数据集大小

  • 当数据集大小不变时,模型越复杂过拟合程度就会越高,也就是在训练集上的误差小,在测试集上的误差相差较大

  •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集的大小。 训练数据集中的样本越少,我们就越有可能(且更严重地)过拟合。 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,泛化误差通常会减小。 此外,一般来说,更多的数据不会有什么坏处。

对于固定的任务和数据分布,模型复杂性和数据集大小之间通常存在关系。 给出更多的数据,我们可能会尝试拟合一个更复杂的模型。 能够拟合更复杂的模型可能是有益的。 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,简单的模型可能更有用。

对于许多任务,深度学习只有在有数千个训练样本时才优于线性模型。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深度学习目前的生机要归功于 廉价存储、互联设备以及数字化经济带来的海量数据集。

欠拟合过拟合实验

1
2
3
4
5
6
7
import math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torch
from torch import nn
!pip install d2l
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max_degree = 20 # 多项式的最大阶数
n_train,n_test = 100, 100 # 训练和测试数据集的大小
true_w = np.zeros(max_degree)
true_w[0:4] = np.array([5,1.2,-3.4,5.6])

features = np.random.normal(size=(n_train+n_test,1))
np.random.shuffle(features)
poly_features = np.power(features,np.arange(max_degree).reshape(1,-1))

for i in range(max_degree):
poly_features[:,i] /= math.gamma(i+1) # gamma(n) = (n-1)!

labels = np.dot(poly_features,true_w)
labels += np.random.normal(scale=0.1,size=labels.shape)
1
true_w,features,poly_features,labels = [torch.tensor(x,dtype=torch.float32) for x in [true_w,features,poly_features,labels]]
1
features[:2],poly_features[:2,:],labels[:2]
1
2
3
4
5
6
7
8
def evaluate_loss(net,data_iter,loss):
metirc = d2l.Accumulator(2)
for X,y in data_iter:
out = net(X)
y = y.reshape(out.shape)
l = loss(out,y)
metirc.add(l.sum(),l.numel())
return metirc[0] / metirc[1]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def train(train_features, test_features, train_labels, test_labels,
num_epochs=400):
loss = nn.MSELoss(reduction='none')
input_shape = train_features.shape[-1]
# 不设置偏置,因为我们已经在多项式中实现了它
net = nn.Sequential(nn.Linear(input_shape, 1, bias=False))
batch_size = min(10, train_labels.shape[0])
train_iter = d2l.load_array((train_features, train_labels.reshape(-1,1)),
batch_size)
test_iter = d2l.load_array((test_features, test_labels.reshape(-1,1)),
batch_size, is_train=False)
trainer = torch.optim.SGD(net.parameters(), lr=0.01)
animator = d2l.Animator(xlabel='epoch', ylabel='loss', yscale='log',
xlim=[1, num_epochs], ylim=[1e-3, 1e2],
legend=['train', 'test'])
for epoch in range(num_epochs):
d2l.train_epoch_ch3(net, train_iter, loss, trainer)
if epoch == 0 or (epoch + 1) % 20 == 0:
animator.add(epoch + 1, (evaluate_loss(net, train_iter, loss),
evaluate_loss(net, test_iter, loss)))
print('weight:', net[0].weight.data.numpy())
1
2
3
4
# matplotlib版本过高,会导致下面画图报错,故而降低版本
! pip uninstall matplotlib
! pip install matplotlib==3.0.0

三阶多项式函数拟合(正常)

1
2
3
# 从多项式特征中选择前4个维度,即1,x,x^2/2!,x^3/3!
train(poly_features[:n_train, :4], poly_features[n_train:, :4],
labels[:n_train], labels[n_train:])

线性函数拟合(欠拟合)

高阶多项式函数拟合(过拟合)

小结

  • 欠拟合是指模型无法继续减少训练误差。过拟合是指训练误差远小于验证误差。
  • 由于不能基于训练误差来估计泛化误差,因此简单地最小化训练误差并不一定意味着泛化误差的减小。机器学习模型需要注意防止过拟合,即防止泛化误差过大。
  •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复杂度适当的模型,避免使用数量不足的训练样本。

Q&A

  1. k则交叉验证中的k怎么确定?

k在能承受的计算成本里面,k越大越好

  1. 模型参数和超参数不一样吗?

模型参数是这w和b,超参数是指学习率,如果是多层感知机选择多少层

  1. 类别不平衡怎么办?

可以把验证数据集平衡一下,或者可以加权重

  1. k折交叉验证的目的是确定超参数吗?然后还要用这个超参数再训练一遍全数据吗?

最常见的做法是k折验证之后确定超参数,整个数据集上再全部训练一次

第二个做法是,不再训练了,就在k折中找出训练最好的那一折模型拿出来

第三种做法是,验证的k个模型全部拿出来,测试数据集对k个模型每一个都测一次,然后把预测结果取均值。坏处是代价变成k倍了,之前只用过一遍,现在要过k遍了,但好处是说模型稳定性更好了,因为你做了一个voting。

  1. 为什么svm打败了多层感知机,后来深度学习cnn又打败了svm呢?

学术界其实就是赶时髦,svm打败了多层感知机是因为不那么要调参,并且有数学理论,有人推就火了。深度学习打败svm是实际效果很好,精度高了很多。其实也不要纠结这个事情,学术界这个东西可能今天火了的东西,明天又不火了。一波又一波的

  1. 如果训练是不平衡的,是否先考虑测试集是否也是不平衡的,再去决定是否使用一个平衡的验证集?

首先要考虑真实的世界中,是不是一类就是百分之九十,剩下的一类就是百分之十。如果是因为采样的原因,你就应该吧小的那个百分之十的权重提升


觉得不错的话,支持一根棒棒糖吧 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


wechat pay



alipay

deep_learning_4.模型选择&欠拟合和过拟合
http://yuting0907.github.io/posts/38d9bd1.html
作者
Echo Yu
发布于
2022年8月6日
许可协议